太過懶散,東京遊記寫不及一半就無以為繼。與文字闊別已久,敘事也顯得彆扭。去看了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,情節緊湊,演員英俊,算是很好的商業片,但劇情過於刻意與煽情,並不能留下令我深思的餘韻。當然它非常好看,即使三線交織也十分流暢,可我或許更有慾望提一下美麗華的香蕉味爆米花,像是噴灑了香蕉味的空氣清新劑——實在難以下嚥。

好吧,言歸正傳,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並不是一般的愛國戰爭片,相比於常見於電影中冷血殘酷的愛國情操,它更著重在描寫家鄉溫暖的歸屬感,這讓這部遍佈硝煙與屍體的片子不過於冷肅。只是將「撤退」稱作「回家」也就是全片包裝的極致了吧,這一點反而是最能彰顯商業片本質的因素。另外,以邱吉爾的講稿作為充滿希望的收尾,噢,你們見過比政治人物更擅長煽情的角色嗎?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敦克爾克大行動 電影筆記
    全站熱搜

    荒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